**章 *国翻译史概述
*国的翻译大致经了以下五个发展阶段。
一、**阶段:译经时期
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相互交流,所以*早的翻译是口译。翻译的历史与语言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原始部落的经济和文化活动属于一种各自为政的区域性活动。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自我封闭的社会形态显然阻碍了人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于是各部落群体之间便产生了跨越疆域,向外发展的欲望,产生了同操不同语言的民族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需求。语言不通显然成了影响这种跨民族交流的障碍。于是构筑人类跨文化、跨民族的交际活动的桥梁——翻译,便应运而生。
夏、商、周时代就有翻译。在《册府元邑》中,有"夏后即位七年,与夷来宾"的话语。"与"等于"country","夷"等于"foreign","宾"等于"visit",即"有外宾来访"。有外宾来访就离不开翻译。"少康即位三年,方夷来宾"。"与,方"即我国的少数民族,不是真正的外国人。*早的书面翻译在刘向的《说苑》中有反映,其中有《越人歌》。我国翻译事业,约有2000年的历史,大致是从译经开始的。西汉末年,丝绸之路已经开通,我国与西域诸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交流十分频繁,因此,翻译就成为必须。此时,佛教也通过商人和使节传人我国。我国翻译事业也随之兴起。东汉初期(公元69年)我国**座佛教寺院——白马寺——在洛阳建成,这是我国**所译经寺院,一批重要的佛经译本由此问世。我国佛经翻译事业以隋唐*为鼎盛,此后逐渐衰落,到北宋仁宗景佑年间,佛经译场停顿。元、明、清三代虽有译经活动,但已不足为道。
在初期的译经活动中,基本是由外来僧人担任主译,但是他们不懂汉语,就由民间信徒帮助翻译,也有文人学士奉敕润文。就翻译方法而言,他们只是照文翻译。翻译初期由于佛经译本缺乏,凡有译本问世,一概受到欢迎。就佛经及佛经翻译的性质而言,"宗教的经典重在传真,重在正确,而不在词藻文采","重在读者易解",而不在"古雅"(胡适,1984)。此时的佛经翻译务求忠实审慎,不失本,对于通达与文采尚欠考虑。鲁迅评论说:"*国之译佛经,汉末质直。""质直"即"直译"。鲁迅先生恰当地概括了当时直译的要旨。
我国译经卷帙浩繁,但是能够保存下来的却不多。以下简单介绍一下号称"三大译经家"的鸠摩罗什、真谛和玄奘。
鳴摩罗什(公元341-413年),天竺人(印度人),也称"罗什",后秦时的僧人。他出生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