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关于制度、制度变迁研究
1.2.2 关于产权、产权制度研究
1.2.3 关于政府职能及其规制研究
1.2.4 关于农地市场研究
1.2.5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基本假设
1.5 可能创新之处
第2章 农地产权制度安排
2.1 新*国农地制度的三次“革命”
2.1.1 土地革命
2.1.2 土改运动
2.1.3 家庭承包责任制
2.2 农地制度的产权残缺
2.2.1 农地产权边界不清
2.2.2 农地产权稳定性差
2.2.3 农地产权排他性弱
2.2.4 农地产权可转让性低
2.2.5 农地产权非继承性
2.3 农地产权制度的成本―收益衡量
2.3.1 成本―收益的模型描述
2.3.2 农地产权制度的收益分析
2.3.3 农地产权制度的成本测度
2.4 农地产权制度的政府规制
2.4.1 政府与“所有权悖论”
2.4.2 农地产权制度的政府规制路径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地市场化的双重困境与政府角色
3.1 市场失灵与政府制度供给
3.1.1 市场失灵:农地的公共物品属性及其外部性
3.1.2 转型期政府制度供给的必要性
3.2 政府失灵:成因与表征
3.2.1 政府失灵的成因
3.2.2 政府失灵的表征
3.3 转型期政府角色的正确厘定
3.3.1 市场化与政府转型
3.3.2 建设,市场型”政府
3.3.3 打造“服务型”政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制度背景下的农地使用权流转
4.1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内生机理
4.1.1 农地使用制度变迁的简要回顾
4.1.2 农地使用权流转创新的动因
4.2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实证分析
4.2.1 土地流转的主要模式
4.2.2 土地流转的基本规律
4.2.3 土地流转的经济绩效
4.2.4 土地流转的制度约束
4.3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政府规制
4.3.1 转变政府角色,强化服务功能
4.3.2 强化法律支持,提供流转规范
4.3.3 创新流转机制,优化资源配置
4.3.4 培育土地市场,建设流转载体
4.3.5 尊重主体意愿,维护农民权益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地交易市场的政府规制
5.1 农村土地市场概述
5.1.1 农地经济功能的层次性
5.1.2 农地市场边界及构成要素
5.1.3 农村土地市场建设现状
5.2 农地市场的制度缺失
5.2.1 农地交易主体缺位
5.2.2 农地交易客体非价值化
5.2.3 农地交易规则缺失
5.2.4 农地交易中介服务匮乏
5.2.5 市场与政府内生冲突
5.3 农地市场主体的博弈与均衡
5.3.1 利益博弈与制度均衡
5.3.2 农地市场主体的权益冲突与博弈
5.4 农地交易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安排
5.4.1 明晰产权及其边界,提高制度效率
5.4.2 实现农地价值化管理,提高要素效率
5.4.3 强化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提高行政效率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地市场化的法律支持
6.1 农地法律制度建设的基本架构
6.1.1 法治要素和制度需求
6.1.2 我国农地法律制度建设脉络
6.2 政府法律制度供给
6.2.1 法制建设的原则方针
6.2.2 法制建设的基本框架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7.1 研究结论
7.1.1 *国农地制度变迁具有典型的路径依赖性
7.1.2 *国农地制度变迁是诱致性与强制性交替作用的过程
7.1.3 市场化是*国农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的基本取向
7.1.4 *国农地改革市场化是利益诱致的结果
7.1.5 政府是*国农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的重要主体
7.1.6 家庭承包制是*国农地制度创新的成功范例
7.1.7 法制化是我国农地市场化进程政府规制的根本方向
7.2 政策含义
7.2.1 明晰政府与市场边界
7.2.2 政府规制的目标取向
参考文献
致谢